找到相关内容942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喻禅与喻诗

    怀疑为中土撰述。有关争论,参阅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三册该二经条目,知识出版社,一九八年版。)《起信》等大乘经论的。禅宗强调般若无分别智的“知”、“见”,把“清净自性”奉为“绝对”。所谓“性含万法...关系。  禅宗所推动的诗歌创作构思与审美上的根本原则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顿悟“清净自性”,追求无思、无念的境界,通过般若“知”“见”,体悟到自己的绝对,达到清净自性的发展与复归,这是对主体的...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5365828.html
  •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信仰——以马祖一系为考察中心

    留心,直至如今不得  此谓倘只汲汲于弥勒净土的修习,即便从过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  “早留心”,实已脚跟下蹉过,未能见自身之中的无价宝珠、即自性清净  心。  同卷又载: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其清净庄严国土教化众生,凡有佛所住处即为净土,故而有无数无量的净土;称以菩提修成的清净处所、亦即佛所居之处为“清净土”(又称“清净国土”、“清净佛刹”),简称“净土”(又作“净刹”、“净界”、“净国”...

    张 勇(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4565935.html
  • 澄观的佛性思想

    之流,还灭一切差别执著于唯一平等圆融之境。《演义钞》即解释说:“心总二义,一染,二净者。净即自性清净,染即本来之染,染净无二为   一心耳。”(T36.324A)   由于&...36.525B)   澄观将一心分为二层:一为相应心,指心、意、识、了别等和烦恼、受、想行等相应之心,这相应心也可以说是染心;其次为不与烦恼等相应之不相应心,此心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同时也是作为一切存在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2465964.html
  •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2)

    40  香阁峙中峰,静观自在;  慈灯航彼岸,耿若常明。  这是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联。  观音的香阁峙立在中峰,好像在静静地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观音的慈灯航向彼岸,耿耿之光,好像是常明的灯火...回心转意,便可自救,何必须要我发大慈大悲心来救你呢!  六祖惠能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太虚大师更说:“人圆即佛成。”这副观音联具有他度不如自度的禅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065969.html
  • 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

    在佛教各宗派中,禅宗对于“心”最为重视,从达摩至弘忍乃至后世的禅宗都是以大乘佛教佛性论为其理论基础。按照这一理论,众生生来就具足与佛一样的本性,称之为真心、本心、佛性、自性等,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达摩...区别时,总是强调“达磨独指一心为宗”,他在解释教外别传之旨时,认为禅宗所传的就是“心”:“禅宗乃传一佛大觉圆满之心也。”明本所讲的与禅宗史上所强调的“心”一样,都是指自性清净的真心,而非烦恼染污的妄心:...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0266579.html
  • 评介《中国佛教》第二辑

    同时,他对僧俗念佛愿生西方净上法门,另有一种看法,作者说:  『慧能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他对韦刺史开示说…「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强调在生活中实践佛法是「於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坛经》〈坐禅品〉)  经其惠能一生他都强调识自本心自性,离开世俗的见诤,於生活的念念之中修行佛法,此番修养的意义,即使武则天与唐中...

    邱德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0667232.html
  • 神会与《坛经》

    智颉说:  净为妙门者,行者若能体识诸法本性清净,即使  获得自性禅也。  又曰:  净亦有二,一者修净,二者证净。举要言之,若  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三界垢净,故名证净。  又曰:  观众生空名为观...心体真寂,虚心如虚空,无所倚依,尔时净禅渐深寂,豁然明朗,发真无漏。  又曰:行者当观心时,虽不得心及诸法,而能了了分别一切诸法。虽分别一切法,不著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以自性清净,从本以来...

    钱 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3567737.html
  • 神秀惠能偈颂辨解

    所遮蔽,故若能透过实践禅修(按:分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及如来禅等四种),彻悟本性,舍离能取、所取的对立,则可臻于无分别的悟境。  故《楞伽经》卷一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不可得说,方便言之姑且名之为“清净”,所以言“佛性常清净”,顺著这种遮破的思路,到了宗宝本的《坛经》,便更彻底地把“佛性常清净”修订为“本来无一切”(按:“无一物”应解作“无有一一实性实相的自性实物...

    李润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4067742.html
  • 神智从义之台禅论辩

    宗旨等各方面展开了多次争辩种下了因缘。  几乎与此同时,1023年的3月,禅僧清泰就台禅教理两次向知礼提问,其第一次提问内容为十,分别为:(1)无明与法性之有无前后。(2)众生之自性清净与迷妄之关系。...

    林鸣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4167744.html
  • 生圆次第(2)

    的苦,造了无数的业,因为没有遇到佛法。如今遇上了,只要吃一点苦,就可以解脱轮回的苦,最终成就佛果,这样的苦为什么不吃呢?所以不可以误解此戒的含义。  第九戒:怀疑自性清净,持邪见性空正法。  这条戒...不存在,甚至毁谤它,否则就犯了此戒。应该提醒自己虽然还未证悟,但那是佛所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并且不可对自性清净产生怀疑,而应发愿早日证悟真谛。  从俗谛上讲,众生与佛是不一样的。众生是无明杂染,而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0167764.html